筆耕不輟40年,“童話大王”鄭淵潔用行動告訴我們作家最好的財產就是知識產權
近期,鄭淵潔發微博稱其授權的集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三體合一,囊括所有知識產權的舒克貝塔牙膏來了。
很多人看到微博會覺得鄭淵潔非常有知產意識,對自己的作品保護的這么全面,殊不知,作為創作了很多優秀作品的童話大王,早期也受到了侵權的困擾。
漫漫維權路
從他1978年發表第一篇童話算起,差不多不間斷的寫了近40年。鄭淵潔曾稱自己其實還能寫得更多,之所以做不到,是因為面對源源不絕的各種侵權,維權行動實在是太過分神了。
從1981年開始,創造了眾多文學角色的鄭淵潔,其書刊總發行量已超過3億冊。但是由于發行量大,筆下的舒克、貝塔等文學角色太知名,一些無良商家挖空心思傍名牌,惡意搶注商標,使得鄭淵潔筆下具有高知名度的文學角色,被惡意搶注了超千余個商標。
在創作上,鄭淵潔劍走偏鋒、獨辟蹊徑,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維權上,他同樣走出了一條不尋常路。
1985年,鄭淵潔創辦了“只登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月刊”——《童話大王》,每天寫6000字,如今已經堅持33年,印數超過2億冊。“我一般在凌晨4點半到6點半寫作,白天的時間用來維權,因為維權的項目太多了。”他笑稱。
在身體力行打盜版的同時,鄭淵潔還深入研究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市場動態,全面掌握自己作品的授權情況,厘清自己的版權資產。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演繹作品的著作權歸演繹者所有,但是根據演繹作品再派生出其他形態的作品,仍然要獲得原著作者的授權,原著作者有獲得經濟報酬的權利和署名權。”鄭淵潔表示,對未經他許可開發《舒克和貝塔》衍生產品的行為,他曾展開多次維權,但效果均不理想。這件事給了他一個教訓,不再授權別人拍攝他的作品。而近幾年,針對《舒克和貝塔》衍生品維權又出現轉機,得到了多部門的支持。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可以讓原創作者越來越有自信和創作的激情,能極大地促進國家文化實力的形成。”鄭淵潔說。
“皮皮魯”維權成功
他通過維權手段要回來的第一個商標就是“皮皮魯”商標。
2010年,成都鄒家鴻惡意申請注冊第7197328號皮皮魯商標,意圖傍皮皮魯之名生產銷售“皮皮魯”牌豬皮肉食。在國家商標局對該商標進行公告時,鄭淵潔提出異議,指出該商標侵犯了他的知識產權。鑒于當時國家保護知識產權的環境還不完善,商標局未受理鄭淵潔的異議,將該商標予以注冊。成都鄒家鴻用這個惡意注冊的“皮皮魯”商標由成都匯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皮皮魯山椒豬皮”,利用“皮皮魯”在讀者中的影響力獲利:
直到2017年,國家最高法發布了《關于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其中第二十二條規定,對于著作權保護期限內的作品,如果作品名稱、作品中的角色名稱等具有較高知名度,將其作為商標使用,在相關商品上容易導致相關公眾誤認為其經過權利人的許可或者與權利人存在特定聯系,當事人以此主張構成在先權益的,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這項規定出臺后,他于2017年再次提出撤銷申請,2018年商評委員宣告“鄭州皮皮魯西餐廳”的“皮皮魯”商標無效。這個被他人使用了14年的“皮皮魯”終于被他要回。
拿到裁定書的那一刻,鄭淵潔熱淚盈眶:“其實不是單單為自己,這件事情對其他作家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而據鄭淵潔介紹,目前仍有191個童話形象的商標被搶注,他還將繼續進行維權
健全知產保護
在多年的維權道路上,鄭淵潔也在不斷的健全自己的知產保護版圖,目前商標325枚,著作權187個。可以說維權意識比較強,整體還是比較齊全的。
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舒克貝塔”商標,中國商標網顯示其類別保護20余類,其中熱點類保護還是比較全的,比如萬能類別“35類-廣告銷售”,非常契合兒童出版物的“16類-辦公用品類”“41類-教育娛樂”等,但筆者還是發現有一些冷門類別,鄭淵潔并沒有注冊。比如“01類-化學顏料”“05類-醫藥”等近10余個類別。雖然這些類別相較熱門類別來說,確實比較冷門,但是商標注冊類別不全無疑會增加以后的品牌風險。
關于牙膏的專利申請,是一項中國實用新型CN93212096.2 兒童牙具禮品盒,顯示發明人是鄭淵潔。
其實,鄭淵潔在不斷的維權過程中,也在不斷的自省,整理自己的作品,不侵犯別人的權利。幾十年堅持不懈維護知產,不僅很好地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創造了財富,還讓他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與尊敬。